考虑到隔震支座的抗扭转抗弯刚度相对于混凝土非常小,传递弯矩扭矩能力弱,为使模型结构受力接近真实,建筑结构模型底层柱下端改为铰接约束。
关于一些施工难度大的建筑.譬如水上建筑、高桥墩建筑以及盆式(钢构造)支座,其改换尚没有好的办法,还需求在实践中进行研讨,在建筑寿命期内不该对建筑支座进行改换。
隔震的英文原词就是:“BASE-ISOLATED”,可以看出,基底隔震是为经典的选择,也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方法,如图1所示。
在一些建筑工程中,由于不能连续浇筑,或由于地基的变形,抑或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构件的热胀冷缩等原因,致使在浇筑时常留有变形缝、施工缝,而这些变形缝、施工缝通常会造成结构渗漏。
能力设计思想强调强度安全度差异,即在不同构件与不同破坏模式之间建立不同的强度安全度。通过强度安全度差异,确保结构在大地震下以延性形式反应,不发生脆性的破坏模式。在我国以前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,普遍采用“强柱弱梁,强剪弱弯,强节点弱构件”的设计思想。
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30个项目、335万平米减隔震建筑工程进行调查,在建筑抗震性能大幅提高的前提下,九度抗震设防区采用减隔震技术,结构造价明显降低5%左右;八度设防区工程造价略降低或持平;七度区工程造价略增加,通常增加约100元/平方米。从长期经济效益和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费用—效益分析来看,建筑物若遭遇较大地震,传统抗震建筑将造成结构和财产两个方面损失,同时导致企业、工厂等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经济损失。而隔震建筑在遭遇较大地震时,建筑功能完好,财产不损失,因此,隔震建筑长期经济效益较好。